今天召开的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听取了省人民政府关于省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方案的报告。报告指出,此次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深化政府机构改革,严格控制机构编制。(7月11日《湖南日报》)
结合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精神,从去年起,湖南省在深入调研、多方比较论证、反复修改完善的基础上,形成了《湖南省人民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方案》。可以说,本次机构改革之路的开启,对于湖南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必将推动经济社会快速向前发展。
肯定的说,政府机构改革是一项重大课题,与社会发展水平具有一定的关系。当前,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政府职能不断扩张,政府的规模也在日益扩 大。在这种情形下,政府管理效率必然会面临减慢的压力,政府机构的运转也会缺乏活力和动力。由此,政府机构改革成为摆在面前的首要任务,唯有突破机构臃肿 的沉珂,真正激发起机构内部人员的“鲶鱼效应”,才能推动社会各方面事业不断取得成功。
关于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牵涉到行政权力的重新 分配,之前的利益格局就要被打破,必然会面临巨大的压力和阻力。从这个角度而言,机构改革就需要以民主、公正、理性为根本,以民意作为最广泛的基础平台, 通过合理的方式和思路进行整体推进。最为重要的,就是要以法律为支撑,以法律的刚性手段保障公民参与权。值得肯定的是,如果在法律层面对公民的参与权进行 明晰,就可以汲取更多的民意,对于机构改革的思路和想法,具有积极的参考价值。机构改革,应该争取多方面的意见,让社会各界的代表都能够拥有发言权,共同 参与机构改革的每个环节和步骤。
可以说,法律的刚性是机构改革的重要基础。通过法律的规定,可以保障改革过程更加理性,使改革之路有章 可循,不会陷入到误区之中。通过法律的作用,可以明确规定机构改革后的权力归属,并对机构改革的整体程序进行安排部署,从而确保机构改革权的正当行使。同 时,对于机构改革后的成果,法律也可以通过强大的约束力和强制力,做出具有说服力的肯定。不难想象,法律的及时补位,可以减少机构改革中所遇到的阻力,并 以最快速度巩固改革成果,真正让改革呈现出积极的影响力。
在当前,机构改革的道路需要行政力量的推进,这个过程归根结底需要法律的保 障。在本次机构改革规划中,湖南就提出了要依法行政,规范权力的正确运行。其实,不难看出,在改革压力较大的前提下,法律的强制力和执行力,对于行政权力 的正当运行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在改革过程中,改革方案如果缺乏严格的论证,就有可能导致改革实施过程中过于随意,甚至对改革的整体布局产生负面作用。同 时,改革之后的效果如何,下一步的打算如何,都面临着不可预期性,这必然需要通过法律进行清晰的界定,避免改革成果的流失。
坦白而言, 湖南省的机构改革思路,契合了中央的精神内涵,其作用值得期待。作为改革的排头兵,最为重要的就是,在下一步的改革思路中,摆脱各种利益的羁绊和缠绕,真 正将机构改革的思路统一到法律层面,依赖于法律的支持和保障作用。不可否认,政府机构的改革要克服机构重叠的痼疾,解决职能交叉的弊病,严格控制政府机构 的过度膨胀。因此,如果让机构改革走向法治化轨道,充分利用好法律的牵引和约束作用,必然会让改革取得丰硕的成果。
如今,湖南的机构改革大幕已然开启,全省党员干部正在凝心聚力,争取在改革的征途上取得更大的成功。我们相信,在中央精神的指引下,借助于法律的强大推动力,潇湘大地的机构改革之路必将充满生机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