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联系我们 | 意见留言
新闻动态
推荐律师
洪自升
执业律师  事务所副主任
公司清算, 破产管理, 企业改制
电话:13786418596
凌受邦
执业律师  事务所副主任
婚姻家庭, 人身损害, 经济仲裁, 工商税务
电话:13974787101
经典案例
联系方式
联系人:陈嘉锡
电 话:0734-8214596
 Q Q:wxid_1mtxzh5rsgqz22
 Email:cjxls@126.com
地 址:湖南省衡阳市蒸湘区船山大道16号融冠·亲城5o写字楼906、913-919室
首页 >> 新闻动态 >> 法律新闻

法律应跟紧户籍改革的步伐

文章来源:网上转载          作者:佚名          发布日期:2014-8-3
  户籍是公安机关依法搜集、确认、提供本国公民的个人身份、亲属关系、法定住址等住户人口基本信息的管理工具。二元户籍管理的诟病被社会抨击已久,户籍改革可以说是“千呼万唤始出来”,但却不是“犹抱琵琶半遮面”,这次的改革步伐确实跨度很大。

  户籍并不包含任何“利益”成分,过去人们把“农转非”当成梦寐以求的事,而这几年随着政府对农村的扶持与政策倾斜,农业户籍又成了香饽饽。户籍本身并 没有改变,改变的只是历史、地理条件下的“身份利益”不同。然而,过去教育、就业、养老、医疗甚至人身损害赔偿标准等利益分配,都“傍”在了户籍之上,使 户籍成了一个社会问题的“支架”。

  “农业”与“非农业”二元结构中的“两个支架”、“两套标准”已经被许多法律、法规、政策、规定引入其中,比如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中,对于残疾 赔偿金的计算就有农村和城市的区分,认定的依据就是户籍。“傍”在户籍上的法律、法规、政策、规定已经习惯了“两条腿走路”,如今这两个支架合二为一,突 然少了一条腿,怎么办?

  要防止“傍”在户籍上的这些规定不至于突然“失重”,引起执法混乱、分配不公,相关部门应当做好充分的准备,正本清源,找到社会利益分配更为公平的标准。

  现在农村村民进城务工成了一种常态,这些人长期工作、生活在城市,除了户籍与当地居民有所区别之外,其他并没有大的差别。然而,在发生伤害事故的时 候,因为是农村户籍,得到的赔偿就比当地居民少得多,这引起了公众对法律“同命不同价”、“同伤不同价”的质疑。一些法院按照“经常居住地”和“收入来 源”的标准,而不是一味按照户籍认定,就有很大的进步。

  社会分层的产生、变化及其发展趋势无一不受“利益分配”这个内在经济因素的支配和制约,而这种分层反过来又可以维持“利益分配”在一个历史时期的平 衡。户籍改革之所以这么多年都是雷声大雨点小,就是因为暂时难以找到更为合适的标准,来代替户籍这一“支架”,维持社会利益分配的平衡。如今,“农业”与 “非农业”的分类即将退出历史舞台,法律要及时跟进与支撑,维持社会利益分配的相对稳定,并逐步解决社会利益分配中的城乡差距问题。
浏览:866 收藏 打印 关闭
分享到:
Copyright © 2012- www.hnputi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湖南溥天律师事务所
联系人:陈嘉锡 联系电话:0734-8214596 Email:cjxls@126.com 微信:wxid_1mtxzh5rsgqz22
湖南省衡阳市蒸湘区船山大道16号融冠·亲城5o写字楼906、913-919室  湘ICP备13007435号-1 管理员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