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新生小周,手机收到一条短信,称她被《爸爸去哪儿了》节目抽中一等奖。小周看到这条短信后,按短信上留下的电话打了过去。对方称她确实中奖。要交 纳2000元个税领奖。小周担心被骗,就称放弃领奖。不料,对方称不交个人所得税领奖,属于逃税行为,会被追究法律责任。小周一听就害怕了,前后汇出了1 万元,对方却再也不理她了。
其实,大学生小周并不是不了解法律,正是因为懂法,才最终落入了圈套。根据报道来看, 小周开始并不相信骗子的诈骗短信,但当骗子说不放弃领奖,就属于逃税行为,会被追究法律责任时,她才被迫选择了付款。由此看出,小周并不是真正相信诈骗信 息,而是由于害怕被追究法律责任,才将钱财交给了骗子。如果,小周不懂法,并不知道逃税会背负法律责任,可能并不会受骗。其实,该事件中,也曝出了目前在学校中所开展的普法教育,还存 在一些短板和不足。现实中,法制教育只是呈现出粗线条特征,也就是笼统地对学生们灌输要守法、不能违法等等,关于如何防骗、如何自卫等,却鲜有提及。也就 是说,对于法律的运用,学生们多处于被动姿态,很少做到主动出击,守法成为了法制教育的首要目的。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当对法律的了解停留在肤浅的认识层面上,就有可能让自己误入歧途,甚至被法律所误伤。通过该事件,应该引起我们的深刻反思和警醒。法律教育,不能停留在粗线条模式上,而是要讲究精细化学习思路,吃透法律的本义和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