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推荐律师
执业律师 事务所主任
经济仲裁, 金融证券, 刑事辩护, 公司法 , 国际贸易
电话:13974798333
执业律师 党支部书记
刑事辩护, 破产管理
电话:13575140555
经典案例
联系方式
联系人:陈嘉锡
电 话:0734-8214596
Q Q:wxid_1mtxzh5rsgqz22
Email:cjxls@126.com
地 址:湖南省衡阳市蒸湘区船山大道16号融冠·亲城5o写字楼906、913-919室

遏制暴力需恪守法律底线
文章来源:网上转载 作者:佚名 发布日期:2013-7-31
在一个正常的理性和法治社会里,最至高无上和让人敬畏——是神圣的法律。无论科学技术的发展如何改变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方式,哪怕是在虚拟的网络世界,法律都永远是调整人际关系的基本准则,这是为人处世的底线,也是不可逾越的红线。一旦法律失去了威慑力,作为公民的人格尊严和社会权利便难以得到保障,底线失守,暴力通行,社会成何体统。
常言道冲动是魔鬼。遏制暴力,就要摒弃浮躁、抑制冲动、心存敬畏、恪守底线。面对恶性事件频发,一些人感叹人心不古、戾气弥散、社会正在“变狠”。更有人将这些极端恶性事件与“报复社会”相联系,动辄将公民个体的极端行为与体制弊端、社会不公扯上关系。在笔者看来,这种只讲个人情绪不言法律尊严的观点,同样是漠视法律、缺乏底线的不负责表现。
敬畏法律,既是对生命的敬重,也是对正义的呵护,既是对他人权利的尊重,也是对自身权利的珍惜。应该说,不管个人有怎样的怨气甚至委屈,不管社会有怎样的缺陷与问题,人都应该极力克制浮躁和消除内心仇恨,代之以理性和客观的处置心态。要通过正常的渠道表达诉求,逾越底线是要承担后果,付出代价的。
更值得警觉的是,一个人人心中充满仇恨,一个事事靠拳头摆平的社会,注定是一个无章无序的社会。同时,透过恶性事件的频发,人们也看到了一些新闻媒体在报道上的理性缺失。为了引人眼球、赚取点击率,一些媒体只顾利益考量,忘却社会责任,有意渲染血腥恐怖,甚至在对新闻的解读中,迎合社会的不满情绪,做一些不利于社会稳定的片面引导。
笔者看来,媒体人的职业责任,不仅要确保对事件报道的客观公正,更需在消除暴力,弥合裂痕、致力社会稳定方面,与民众的期待吻合,与发展的需要合拍,与政府及百姓构筑和谐社会的努力相向而行。
社会稳定乃民心所向,大势所趋,遏制暴力,人人有责。只有将政府作为、民众支持与媒体引导凝聚为维稳治乱的合理,才会让恶性事件频发的势头得到根本性扭转。